祠堂大门以花岗岩砌门框,上挂"乡贤容公祠"木匾,两侧刻有"世有明德,人无闲言"的对联。
容姓在中国并非大姓,容氏人口不多,如今其人口总数未进入百家姓前100位。但作为中国近代最早的留学家族之一,他们是“西学东渐”的第一批受益者,系统接受了西方的先进教育。历史上,岭南容氏名人中大多乐善好施,为一方贤士。譬如三乡乌石村的乡贤容公祠,纪念的便是容氏一族有名的大孝子、被誉为“香山十大乡贤”之一的容悌舆。
姓氏渊源——岭南容氏出新会
容氏人口历来不多,却是一个古老、多源流的姓氏。其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是舜的后裔,出自虞姓,相传舜有八个儿子,都是聪颖精明的,号称“八恺”,其中就有一个叫仲容的,他的后代便以容作为姓氏;
二是古代有国名叫容,这个国家的子孙后代后来以国为姓;
三是黄帝的时候有一个史臣名叫容成,是太岳的后代,相传他创制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历法,他的后代以容为姓。时至今日,仲容是容姓的得姓始祖,是较为公允的说法。
史料显示,汉代之前,容氏族人主要聚居在敦煌一带,时逢匈奴屡侵中原,迫于生计不得不背井离乡开始南迁。大略看来,汉代至宋代期间,容氏族人走了“敦煌—陇西—定州—南雄—新会”这样的一条南迁线路。
这里,中山读者需留意的是定州这个地方,它被称为中山国,其最大势力范围北到唐山、南至河北衡水,现今北京也包括在内。
另据《容氏族谱》记载,容氏自远祖沙公始居南雄珠玑巷,历经六世,于北宋靖康年间入广东新会。
据史学专家考证,广东、广西的容氏族人均为迁至新会后沙公的后裔。繁衍至今,广东容氏在中山、东莞、新会、珠海等地较为集中,而茂名信宜、高州、湛江吴川、惠州博罗、佛山等地亦有分布。
南宋期间,为避兵匪之乱,新会的部分容氏族人迁往各地。1270年,中山容氏先祖容若水迁至三乡乌石村定居。正是有了他,才有了本土容氏族人的生生不息。
祠堂故事——厮守闯荡两相宜
现时,郑姓、容姓和陆姓是乌石村的三大姓。村内的容家巷建有一座乡贤容公祠,它是三乡迄今最大和保存最好的一间祠堂。该祠是为纪念容悌舆(容云岚)而修建,坐西北向东南,三间三进带左偏房,为砖木结构,面阔15米,进深45.2米,面积约591平方米。
祠堂大门以花岗岩砌门框,上挂“乡贤容公祠”木匾,两侧刻有“世有明德,人无闲言”的对联;大门前有三级台阶,左右各镶抱鼓石,两侧山墙墀头饰花鸟灰塑。头门前廊有石包台,上立四根石檐柱,柱间架虾弓梁,上部托脚石雕瑞兽等图案。
此外,祠堂三进均为穿斗与抬梁混合式木梁架,各进之间夹有天井,两侧各设有雨廊,廊檐下有两根石方柱支撑。
容悌舆秉性敦厚,学识渊博,著有《云岚集》,乃香山县志的两位撰写者之一,更是明代有口皆碑的大孝子。据闻,广州、石岐的一些乡贤祠都会祭祀他。
明永乐年间,他在家乡香山担任教谕,母亲得了风瘫卧床十三年,他日夜侍候从无怨言。母亲病故后,他又在墓旁搭棚守孝三年。对此,乡人赞他为孝行先生,推举为“香山十大乡贤”之一。
此后,容悌舆越传越开的孝名甚至影响到国内整个容氏宗族,各地容氏宗祠的通用联几乎都会推崇他的功德,譬如,“廉官得助,孝行流芳”,“名臣造律,孝行流芳”,“惟孝惟忠,盛时贤士;作钟作乐,上古名臣”……就这样,这位香山乡贤的崇高形象在容氏族人中口口相传。
一个朝代后,又是在香山(现今的中山与珠海)大地上,走出了一位影响深远的容氏后裔,他便是被视为“中国留美第一人”、“中国留学之父”的容闳。与容悌舆厮守乡里孝行父母不同,容闳身上流淌着的是接受并传播近代西方科学教育、忠诚报国的血液。
1872年,清廷派遣30名幼童远渡重洋赴美留学,这一官办留学计划的主要倡导者容闳早在1854年就拿到了美国耶鲁大学的学位。
容闳曾用英文写了一本回忆录《西学东渐记》,这本书后被国人多次翻译,他在书中立下宏愿:“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他把对外派遣留学生,看做是“中国复兴希望之所系”,并不惜一生“专心致志以为之”,此后一直为此奔走。
据统计,在前后四批120名留美幼童中,广东籍占了65%,而单单香山一地就占将近1/3。受其影响,众多容氏后人远赴海外,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个留学家族。
时至今日,虽然香山划分为中山与珠海两个行政区域,两地的容氏后人从事的职业亦是五花八门,但他们大多恪守严于律己、独立自强的家风。
氏族名流
容悌舆
明代香山人士,学识品行俱佳,被称为孝行先生。
容闳
清代香山人士,字达明,号神甫,中国近代早期改良主义者,中国留学生事业的先驱,著有《西学东渐记》。
氏族荣耀——风云往事绕心间
乌石村总面积约9.6平方公里,辖大兴里、大门田、沙尾坊、大同、永泰、大胜、荔枝园、大圩、北帝等19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3600多。除了乡贤容公祠,这个据传在唐代建设村的地方还有不少陈年古迹。位于乌石大街的闸门,建于清代,坐东南向西北,包括门洞及两侧围墙,面宽12米,厚0.7米,通高4.5米。
近前可见,门洞以花岗岩条石双重围砌而成,门额上嵌有石匾,正面刻着“源泉可挹”,背面刻着“仁让风行”,正背两面的门联分别为“坎水来朝灵钟旺局,乾峰高耸秀拥生门”,“化日嬉游欣俗美,熏风披拂阜财源”。
此外,文昌路边的山头顶公园值得一看。公园不大,长有很多老榕树,清静闲适,还保留着很多石块,乌石的村名来历与此有关。据《中山市地名志》显示,“乌石的山头坊有块大石,高丈余,状如纱帽,色黑如漆,称纱帽石,故名”。
1000多年前开村的石块仍在,但乌石村百余年历史的木偶戏难觅影踪了。
此前,有媒体这样形容这一极具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舞台之上,旦角轻抛媚眼,慢舒云袖,莲步轻摇,生角剑眉星目,来言去语铿锵有力,一字一韵,一板一腔。”今天提起它,就连三乡本地人,也会觉得陌生。
据考证,三乡木偶戏源自三乡镇乌石村。清末时期,由擅长雕刻木偶又会演木偶戏的族人郑开源从雷州一带引入。上世纪30-60年代,三乡木偶戏进入兴盛阶段。
资料显示,1953至1965年,以乌石村艺人为班底的中山木偶粤剧队一直驻在广州文化公园作常年演出,《西游记之火焰山》、《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真假包公》、《芙蓉仙子》、《哪吒闹东海》、《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山乡风云》等经典剧目在省港澳的观众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然而,此后由于历史原因,三乡木偶戏逐渐在舞台上消失了,木偶戏艺人为了生计不得已转行。近些年,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面临无人能演、无木偶可用、无传承人的失传困境。诸位想一瞧究竟的话,可前往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那儿保存有两个清朝末期制造的三乡木偶。
它们都是戏剧《柳毅传书》里的主角,生角是柳毅,旦角是龙女三娘。从跌宕历史中走过来的两个木偶,身披手工绣花缎质锦袍,头戴盛装百花头冠,妆容浓墨重彩,风采依稀不变。
文章转载自网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下载族谱网APP,找到“圈子”加入姓氏圈